当前位置:成都白酒定制情感范冰冰 难忘那段少女情
范冰冰 难忘那段少女情
2023-05-09

在当今的影视圈里,虽然是美女如云.但如果让你一下说出十位当红的艺人,你肯定能想到她——范冰冰。然而,不知是否因为名字叫“冰冰”的缘故,没和她接触的时候,远远地看着她,感觉到的都是她的冷艳、她的高傲、她的与众不同……待与她熟络了才发现,这真的是一个错误。其实,范冰冰是那种外冷内热的人。

记得第一次和她见面是在现代城的一家咖啡厅里。我们两个人是先到的,坐在靠近窗户的一张大沙发上,边看杂志边等她。这家咖啡厅分上下两层,总共有五六百平米。下午的时候,人不是很多。已经偏斜的阳光打在玻璃茶几上,折射出柔和的光影。空气里飘着一股浓香的咖啡味。

到了约定的时间,门开了,范冰冰穿着一身浅色的职业装,手里夹着一个文件夹推门走了进来。看上去她更像是一个在外企工作的白领。和荧屏上相比,眼前的范冰冰显得更高更瘦。

范冰冰说话的语调不像山东人,倒像是南方人——柔声细气而且字正腔圆。她的表情始终是笑笑的,有些时候还会大声地笑出声来。我注意到,窗外不断有路人走着道,忽然发现了玻璃里的范冰冰。他们大多会一下愣住几秒,然后再继续走路。也有一些小姑娘,走过去了又走回来,指指点点地看她。这一家咖啡厅,据说是著名演员刘威开的,所以服务员个个见多识广。我们这边响动稍大的时候,他们只是会意地往这边看上一眼.没有人过来要求签名,打断我们的谈话。应该说,范冰冰不是那种自来熟的人。我们相谈甚欢,她那天说了好多话。到后半段的时候.大家几乎到了无话不谈的程度。我问起对她人生影响最大的时期,范冰冰坦言,是十几岁在上海上艺校的时候。

由于各科成绩出众,又有文艺特长,范冰冰在初二那年被烟台一中破格批准跳级,直接被编入了高一年级班。这在一所省级重点中学是很少见的情形,使得原来就在学校小有名气的范冰冰.成了校园里的名人。

1 99 5年夏天,当时正在烟台一中上学的人都知道,学校里发生了一件大事。6月11号那天放学的时候,学校里的公众人物范冰冰在众人的眼皮子底下,遇到了严重的车祸,她和来接她放学的父亲被一辆切诺基撞翻在地,又被拖了1 8米。 这场车祸可以说改变了范冰冰的人生轨迹。当时已经念完高二的范冰冰,不能再按照即定的流程,投入预备高考的复习中了。当时如果没有别的选择,住了一段医院的范冰冰只能重读一年高二,第二年再升入高三冲刺高考。其实,在范冰冰心里,这种安排不是她所希望的。紧接着,另外一件小事的发生,彻底改变了范冰冰的命运。关于在艺校读书以及其后的一段生活,范冰冰是这样

叙述的——

只身闯上海

刚刚从医院回家没几天,有一天吃饭的时候,我爸给我拿了一张报纸,他说:“哎,冰冰你看,这个上海的影视学校,有两个烟台人居然考中了。”我夺过报纸就看起来,连饭也不吃了。报纸的内容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非常清楚——有两个烟台人,一个叫袁世,龙一个叫刘军,说他上了上海谢晋恒通影视学校。暑假的时候,他们回来度假,当地的记者就采访了他们。 我当时就觉得特别兴奋,看了简单的介绍,心想这个学校正是我要寻找的地方。因为音乐对于我只能是一种爱好,我不可能在乐器演奏方面有什么突破。我存内心深处,一直对表演情有独钟。那天晚上,我拿着那张报纸看了好几遍。第二天白天,我就对妈妈说:“我不想接着上学去高考了,我想去上海读影视学校。我觉得再学一年太耽误时间了,干吗大家非要都走高考这一条路,我觉得没意义。 我妈一听,当即表示坚决不同意。她说:“你一天也没学过表演,什么都不会,你根本考不上,我觉得肯定没戏。因为人家大城市的考试必定严格,再说全国藏龙卧虎多得是能人,你一个小丫头能考上啊?也许是我思想保守,我还是觉得应该上一所有名的中学,将来好慢慢地考大学。”

那天晚上,我的情绪特别不好,该练琴也不想练了,该吹笛也不吹了。后来索性一个人把自己蒙到了被子里,}削肖地哭泣。妈妈问我怎么了,我说:“妈妈,如果按照您的想法,大学毕业了才去干表演,我岁数就太大了o”

尽管挨了一盆凉水,当时我一点也没有动摇。还是坚持劝我妈说:“您就让我去试一试,如果不行,我二话不说,回家好好复习,该考大学。如果我考上了,您必须让我去上。要不我会埋怨您一辈子的……”

我妈和我爸商量了好几天,最后终于同意带我去上海应试了。我清楚地知道,他们是想让我撞了南墙再回头。到上海是我妈陪我去的。我们已经在上海的一家宾馆里住下了,妈妈还在不停地和我探讨,要是这次考不上,你准备将来报考哪所大学、什么专业啊? 在考试现场,比我们想像的人要多多了,比当年的电影学院报名的人还多,差不多有四五千人。我去报名那天遇到了一桩特别巧的事情,在报名处我遇到了学校的创办人谢晋老师。他看了我几眼,然后对负责招生的老师讲,这个小女孩不用参加初试和复试了,可以直接进入三试。我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。

一个人要想成功,除了自己的努力外,机遇是非常重要的。试想,如果我高二的时候,没有遭遇车祸;或者我爸爸没有给我看那份关于谢晋影视学校的报纸;又或者在报名的时候,没有谢晋伯伯这位贵人相助,我的命运可能和现在完全不同了。

直接进入三试这件事,给了我极大的自信。在三试的时候,我发挥得非常出色,唱歌跳舞样样精彩。在随后进行的才艺演示阶段,我又吹了一段长笛。当时监考的老师,没想到我有这么好的外在条件的同时,还擅长歌舞和乐器。不用说,我很快就被录取了。

入学那天,正好是我十五岁生日。艺校记事

在恒通艺校上学的一段时光,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时期之一。

是我第一次离开父母独立生活的日子,也是我可以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形下,尽情地吸吮艺术乳汁的日子。在上海的那八九个月里,我很少到街上去逛着玩。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里进行着各种各样的练习,对于别人那叫学习,但对于我来说,也可以叫娱乐。因为我是那么全身心地爱着表演这门艺术。

和所有艺术院校一样,我们的表演启蒙课也是从“解放天性”这一课开始的。老师告诉我们,宇宙浩荡、个人渺小。所以表演的时候要抛掉自我,放松表现。我们做的第一个练习是“动物模拟”训l练,就是每个同学模仿一种动物,在教室里面表现它的特点。我记得那天的课程特别有意思,对于从来没有经过表演培训的我们来说,都觉得特别新奇。有的同学学猩猩,有的同学学猴子,有的同学学母猪,还有的同学学大象。真是干奇百怪,好像到了动物园。我当时模仿的动物是孔雀,因为我曾经学过杨丽萍的孔雀舞,所以模仿起孔雀喝水、开屏这些动作,都特别有美感。以至后来好长一段时间,有一些叫不上我名字的同学,就用“孔雀”称呼我。

艺校里没有文化课,开设的全是针对性特别强的专业课。我学起来有种如鱼得水的感觉。那时候我的各科成绩都很突出,像电影欣赏、歌舞、表演等科目经常会得到5+的分数。我的学习方法和别人也不一样。比如要拍一个小品,让我演一个神经病人。我不会成天在排练房里排练很久。我有一段时间是躺在宿舍里,在想这个人物。想她的来龙去脉,+想她的腔调与做派,想每一句台词的潜在意义……我会给我演的人物安排一个牛活背景.她为什么会一个生活背景。她为什么会爹 t攀 二霹燃疯,是生活所迫还是别的什么;她到底是哪一种疾病,是幻想症还是抑郁症等等。待到在我脑子里有一个基本的轮廓以后,我才会去排练场和别人搭戏。

从表面上看,别人排练了四五天,我只是去了最后一天,而我的表演还很到位。实际上,我是把工夫用在了人后。在实际演出的时候,我还喜欢有一些即兴的表演。在扮演精神病人的时候,我在演出前一个小时设计了一个场景:就是这个病人趁医生不在的时候,穿上了大夫的白大褂,给别的病人看病。结果她胡言乱语的话,那些病人倒觉得说得特别对,闹出不少了笑话。现在想想,还

觉得挺有意思的。

我是一个特别喜欢即兴的人,不喜欢把所有的东西一成不变地排好,一就做一,二就做二。我觉得在表演的过程中可能我准备了一,却可以发挥到十。在学校里,我扮演过医生,也扮演过三陪女。对于一个1 6岁的女孩来讲,我的社会经验肯定是非常少的,主要是靠看电视来了解。

表演的小品多了,我们几个同学就自己编剧情,然后由我担任导演。我对此乐此不疲,特别敬业。成晚成晚地在纸上画舞台位置图、写道具清单。在排练的时候,我给大家讲解我的意图。还一个赶仨地给他们说位置,告诉人家什么时候出场,走到哪里该说什么台词……简直就感觉自己真的是一个专业导演了。

在谢晋恒通艺校的一年时间里,我几乎学到了关于表演的所有知识。这对于我日后的演员生涯,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。我觉得,作为一个演员,更需要解决的是自我开发的问题。今天你演了一个医生,明天你还要去研究一个老师的状态应该是怎么样的,后天要再去琢磨一个农民的心理。至于表演的基础知识,也许学一年也就够用了,不见得非要上四年大学。

当然,表演是-I'-]综合的艺术,需要在各方面不断充实自己,那又是另外~回事儿了。当时在我们学校上学的同学,好多人日后都成了人所共知的明早。我一边广泛地学习关于表演的各种知识,一边一直在等待着第一次上镜的机会。

当时经常有一些剧组到我们学校来挑选演员,好多学哥学姐都是从这里走入影视圈的。从我考上艺校的经历来看,我已经懂得了机遇的重要,所以每当有剧组来学校的时候,我都争取有机会表现自己。眼睛永远是亮亮的,姿态永远是挺拔的。因为你不表现,人家可能永远也发现不了你。

终于,在入学半年的时候,有一部戏的导演看中了我。

请我去电视剧《女强人》中客串一个“第三者”的角色。

那个戏的主演是邵兵和刘雪华,我一共拍了三天。很奇怪,第一次和大牌明星一起演戏,我一点也不紧张。只觉得自己不卑不亢就好了。看我的性格挺乖的,而且戏又不错,台湾演员刘雪华便特别喜欢我。她主动对我说,你能不能把你的照片给我一些,如果有机会,我会给你推荐一些戏演。临离开剧组的那天,我带了自己的两三张照片,后面写上了我的B P机号码和身高、体重等基本情况,交给了她。我没有想到,这两张9系片有一天会转到琼瑶手里,让我从此走红荧屏。

与“天浴"擦身而过

我回到了学校,上了没两天课。

陈;中的《天浴》剧组就找我去试戏。我记得那一天陈;中亲自在宾馆的房间里看我试戏,她让我和另外一个同学对一段台词。陈冲对我的表演非常满意,临走的时候,她表示基本可以定我演女一号了。

但是她又说,这个戏里有裸露和被强暴的镜头,需要签一个合同。

我当然早就认识陈冲,我也非常喜欢《天浴》这个剧本。但是一说到有裸露的镜头,我就没了主意。

对这些问题,我们学校的老师似乎特别看重,他们对我说:“你绝不能拍这种戏,你是个新人,拍了以后就被动了”

我按照程序去《天浴》试了戏,剧组也认为我行。就是卡在我们学校老师那儿了。其实,我知道我自己的老师一定是为了我好。

但是,如果当时马上接下那部戏,也真的没什么问题。

就在我左右摇摆,犹豫不决的时候,中央戏剧学院和北京电影学院到杭州来招生了。

这个消息像台风~样在校园里游走,我很快感觉到了“震憾”。和其他同学一样,我准备去参加中戏的考试。

当时我的如意算盘是这样的,即使考不上,这边还有一部电影在等着我。

恒通艺校的第一届、第二届、第三届总共六十多个同学,搭伴坐车来到了杭州应试。

一路上虽然是有说有笑的,可每个人的心里都是忐忑不安的。谁也不知道,后来的结果是:只有赵薇等两三个人可以笑着回来。

中戏的竞争和想象的一样惨烈,四百多名考生经过“一试”才剩下2 7个人了。在这2 7个人中,只有我们学校的两个人:我和李解。

李解原来是南京市舞蹈团的专业歌舞演员,后来辞职了。他比我早一年进入了恒通艺校,是我的师哥。后来学校的领导看中了他的专业舞蹈功底,让他留校做了形体老师。

我们班的形体课,正是由他教授的,所以他还是我的老师——虽然我们差不了几岁。

等待“二试”那几天,杭州城一直在下雨。

我和李解一拨一拨地把我们的同学送上了回上海的火车,心里觉得特别不舒服。

目送着那些同学的背影,也不知道该安慰他们些什么,我能做的只有陪着他们落泪。由于心情不好,回到旅社我才发现,自己的钱包在火车站的时候被人偷去了。我只好向李解借了几十块钱买东西吃。

那时候,和李解在一起,真正体会到了相依为命的感觉。那一天里,我们一下子从师生变成了朋友。

“二试”结果出来的时候,杭州的雨还是没停o“一试”时好几张大大的榜单,如今只是用了一张纸。我和李解远远地看到榜单前站了好多人,三一群俩一伙打着伞,默默地朝墙上看。这个场景就像一个长镜头,过了很久仍然可以在我的记忆中重现。

我不敢过去看结果,让李解先去看。他好像说了一句:“咱俩差不多?”就慢慢地朝榜单走了过去。我看到他冒着雨在人群中看榜,然后又忽然扭转身往我这边跑……看他跑,我就已经知道结果了。“二试”过后,2 7个人中刷去十三个,只剩下七男七女。